現代舞發展

1957 and 1967蔡瑞月先後邀請美國現代舞蹈家金莉娜(Eleanor King)、旅美台灣現代舞家黃忠良夫婦來台授課,許多後期的優秀舞蹈家像是游好彥、林懷民皆因接觸而後赴海外深造。

  1967—保羅.泰勒(Paul Taylor)舞團赴台公演,同年八月旅美現代舞蹈家王仁璐返台舉辦講習,正式引進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技術,並於中山堂舉辦第一次現代舞發表會。

  1968游好彥最早出征,或皇家藝術學院文憑後飛往美國瑪莎.葛蘭姆學校就讀,並成為第一為台灣舞者和助教,直至1982年後回到台灣。

  1970林懷民從政大新聞系畢業後出國深造,197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後,才進葛蘭姆舞校深造,一年後回故土,創辦雲門舞集這個立志「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的現代舞團,十年間便享譽海內外,林懷民不同於其他舞者,本身具有較高文化水準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紛紛表現在他的創作上,我們更可以藉此反思一位舞者不該只有長久的身體訓練,對文化的衝擊感受,思考判辨的能力,豐富的內在涵養知識更是培養一位優秀舞者的最佳途徑。

  1987劉鳳學以62歲高齡獲得台灣第一位的舞蹈博士,他對舞蹈的貢獻是長期、全面、有系統的研究、實驗和傳播現代舞的理論與實踐,融中西文化精華於一體,竭力創出既有西方新舞蹈的科學方法,又有中國古典美學的恢弘氣派,他先後赴日、德、英學習理論與創作,至1976年成立新古典舞團,創作至今已有一百二十餘部舞作其中分為中國古代舞中國現代舞兩大類。

  中生代—繼上述舞者後所出現的稱之,這些中生代多在80年代初赴美後返台,開始闖蕩藝術之路,其中有深受雲門影響者像是,王雲幼吳素君葉台竹鄭淑姬劉紹爐等,也有一些為非舞蹈科系畢業才返台專業習舞的,如羅曼菲、陶馥蘭等,1993年問世的台北越界舞團,由吳素君、葉台竹、鄭淑姬、羅曼菲四位創立,至今也上演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在台灣成為除了雲門外的第二個專業舞團。從雲門外崛起的中生代中,像是蕭渥延蕭靜文姐妹所成立的蕭靜文舞蹈團也都是為舞蹈辛勤耕耘的團體,其外長期旅居海外、但不時返回故土味台灣帶回最新資訊與成果的舞者,包括林原上、余能盛、余金文、余承婕等人。

  80年代後期—美國整個文化分為屬後現代舞風格,由青年舞蹈管理家平洐主持的皇冠小劇場扶持了許多新人新作,如劉紹爐、陶馥蘭、古名伸等,並於寒暑假聘請優秀師資,使舞蹈專業人士能不斷得到最新資訊,位舞蹈界打下一多元的基礎。

文章參考:《像舞者致敬》  歐建平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竹塹舞人舞蹈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